“楓橋式人民法庭”創建 | “云解紛+調解”解“薪”愁
2024-06-14 09:28:29
來源:湖南法治報 | 編輯:楊紹銀 | 作者: | 點擊量:8857
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李媚)成某、劉某均系甘肅省蘭州市人,長期從事瓦工工作。2019年,兩人在段某承包的工地工作,并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務。后項目因資金等問題終止,段某遂與成某、劉某對欠付的工資進行結算,并出具了書面字據。期間雖陸續支付了部分工資,但至今仍未結清,成某與劉某遂一同以網上立案的方式向南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。
明山頭法庭承辦法官在審查時發現,兩起案件的標的額都不大,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明確。且在與被告段某的溝通過程中,段某對欠付成某、劉某工資一事表示認可,僅對成某訴求的工資數額提出異議,并提出在核對清楚工資數額的基礎上,希望法院組織雙方進行調解。
由于雙方當事人均在外地工作生活,且常常身處嘈雜的環境中,無法正常接聽電話,承辦法官多次在午休或下班時間以電話方式與雙方當事人進行聯系。為明確段某欠付成某的工資數額,又考慮到成某年事已高,不善于操作電子產品且外出活動時間不便,承辦法官與成某的兒子取得了聯系,指導成某的兒子前往銀行核對成某名下的銀行卡及匯款記錄,并組織成某與段某結算余欠的工資數額。查明了工資數額并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后,承辦法官通過視頻調解的方式審理了劉某、成某兩起案件,成功將這兩起千里外的追“薪”案以調解方式審結,并對成某作出提醒,一定要明確自己名下的銀行卡并妥善保管,避免因管理不當釀成大禍。
在勞務合同糾紛案件的審理過程中,明山頭法庭始終秉持平等互利、協商一致的原則進行訴前、庭前調解,從節約當事人的時間成本和訴訟成本的角度出發,快速準確地解決爭議矛盾。
責編:楊紹銀
一審:楊紹銀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